联合筋膜鞘矫正外伤性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

编者按

外伤性上睑下垂多由外力因素损伤提上睑肌及其腱膜导致的不同程度的睁眼上睑无力。本研究术中见瘢痕粘连、提上睑肌断裂、脂肪变性、纤维化,术后睁眼闭眼功能能够恢复正常,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再次证明CFS悬吊术对外伤所致的肌源性重度上睑下垂效果显著,是一种临床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欢迎大家阅读原文。

——编辑部

王永翔1,于洪岩2,祝杏2,陈志芳1,马淑娟1,燕晓姣1,谢斐1

1.医院/医院整形外科;2.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

临床资料

外伤性重度上睑下垂患者共16例(20只眼)。其中双眼4例,单眼12例;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13~45岁。均为外伤性上睑下垂,所有患者排除额肌力量睁眼平视时,上睑缘遮盖角膜6mm,下垂量4mm,提上睑肌肌力4mm。

受伤原因分别为上睑开放性损伤10例、狗咬伤4例、撞击伤(撞击后当时只有眼眶周围青肿,以后逐渐出现上睑下垂)3例。既往手术史:10例开放性上睑损伤曾行一期裂伤清创缝合术,所有外伤性上睑下垂手术需在伤后至少6个月。

临床方法

⑴设计重睑宽度,标记切口。

⑵局部浸润麻醉。

⑶沿设计线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松解去除睑板前瘢痕组织,充分显露睑板上缘。

⑷在切口外1/3处打开眶隔,抽出外侧眶隔脂肪并去除,在眶隔脂肪与提上睑肌的间隙,沿睑板上缘水平从外侧到内侧逐步切开眶隔或者瘢痕,暴露提上睑肌腱膜(瘢痕严重的患者无法清晰显示提上睑肌腱膜),继续修剪清除提上睑肌表面增生粘连的瘢痕组织,以及外伤后脂肪变性、纤维化的提上睑肌。

⑸找到提上睑肌断端,用3mm针状电极电凝模式紧贴提上睑肌腱膜下或者瘢痕下向穹隆方向分离,接近上穹隆至提上睑肌和上直肌间有间隙时,锐性分离提上睑肌和上直肌间隙至上穹隆,用整形镊夹出白色增厚有韧性的CFS。

⑹用6-0尼龙线于CFS内中外3处分别缝合3针与睑板固定。通过睁眼观察上睑高度,调整CFS与睑板固定的高度,无额肌力量向上睁眼时上睑缘位于角膜边缘。

(更多内容请阅读原文)

临床结果

定期随访16例(20只眼)患者3~24个月。3月随访治愈20只眼(%);6月随访治愈19只眼(95.0%),复发1只眼(5.0%);1年随访治愈18只(90%),复发2只眼(10%)。1年内随访无暴露性角膜炎、上睑内翻、结膜脱垂等并发症。

(更多内容请阅读原文)

刊载整形与重建外科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促进学术交流和技术推广,提高我国在整形与重建外科的临床技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中国医疗美容》

《CJPRS》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主办

《中国医疗美容》邮箱:ylmr

vip..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kgb.com/jbzz/294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