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书生第篇原创文章
“动眼神经”管动眼?你这么聪明咋不上天咧……十二对颅神经: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走及副舌下全。小贴士动眼神经(oculomotornerve)第三对颅神经,在眼眶内分为上支和下支,上支较小,支配提上睑肌和上直肌,下支较大,支配内直肌、下直肌和下斜肌。支配眼球运动的除了动眼神经外,还有第四、第六对颅神经——滑车、外展神经,三组神经支配双眼的六条眼外肌。动眼神经麻痹病因复杂,从病位看,脑干到眼眶内的任何病变都可以导致不同程度的完全或不完全性麻痹,如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瘤、糖尿病、外伤等,临床以上睑下垂、眼球转动受限为主要症状,随着病程的增加,患者可出现瞳孔损伤的症状。明确诊断后,动眼神经麻痹的主要治疗方案包括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激素治疗、抗凝、改善微循环、脱水降颅压、控制感染、夹闭动脉瘤血管等。目前针对性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可能与神经缺血坏死损伤难以逆转有关,针灸治疗的早日介入,可改善患者预后。针灸治疗“目疾”有很悠久的历史,在内经里就介绍了“目中赤痛”“目眩头倾”的针刺部位和方法,到了两晋时期记载了金针拨障术治疗白内障的方法,“金针拨障”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毛主席的白内障就是用基于此法的针拨术治疗的。此后,针灸治疗眼病病种增加,穴位开拓,针刺、艾灸、放血、火针等疗法不断完善。动眼神经麻痹属“上胞下垂”“目偏视”范畴,“目为五脏之精华,人脏腑虚而风邪入于目,而瞳子被风所射,精不正则偏视”,“诸脉者皆属于目……肝受血则能视”,揭示本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风邪外袭,阻滞经络,气血不和;或脾胃虚弱,筋肉失养,经筋弛缓,以致胞睑松弛无力而下垂,选穴以局部取穴为主,配合循经取穴和辨证取穴。
联系“目”的经络有正经7条,奇经、经筋各5条,络脉1条,经别3条:眼周穴位临床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时可在体针或电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这种联合治疗的方法已经广泛开展,疗效显著。今天书生想和大家分享的是针灸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特殊治法——穴位注射:穴位注射与传统针灸的不同,在于使用了现代提纯的药物。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时,临床常选用维生素B12注射液以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穴位可选:攒竹、鱼腰、四白、上迎香穴等,每次选取两穴,严格消毒后,每穴注射1ml稀释后的维生素B12注射液,隔日1次,每周3次。进行穴位注射时,采用平刺或斜刺方法。穴位注射后,嘱患者在穴位注射部位不按揉、不热敷,让药物自然吸收。也有用中药注射液注射于相应穴位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研究,列举如下:小贴士1.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注射于太阳穴,通过缓解血管痉挛、增加血流量、改善神经血供治疗缺血性动眼神经麻痹。操作方法:选取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取患侧太阳穴碘伏常规消毒,避开颞深浅动脉进行穴位注射,每天1次,14天为一疗程。2.将丹参注射液注射于晴眼、丝竹空、太阳、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冲治疗糖尿病并发动眼神经麻痹,可改善脑血管的微循环,营养神经,促进眼部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兴奋眼肌神经,以达恢复眼肌功能的目的。操作方法:将丹参冻干粉针加入生理盐水2ml混合后取0.3-1.0ml注入上述穴位注射,每天1次。3.中药注射剂分型治疗动眼神经麻痹:主穴:取穴:患侧阳白、四白、睛明、瞳子髎,双侧肝俞药物:复方当归注射液操作方法: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肝俞每穴注入1.0ml,其他穴位每穴注入0.2ml。配穴:风邪袭络型:配双侧风池,药用柴胡注射液脾虚气弱型:配双侧脾俞,药用黄芪注射液肝阳化风型:配双侧太阳,药用天麻素注射液气滞血瘀型:配双侧膈俞,药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每穴注入相应药液1.0ml,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有被以上纯干货喂饱吗?头脑还是要保持清醒哒,友情提醒:穴位注射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开神经根、神经干与大血管,不可过快过猛,特殊位置的穴位进行注射时应注意针刺角度和深度,年老体弱者需适量注射等。
今天您打算给作者打赏多少呢?
赞赏
人赞赏
北京正规医院治疗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的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szkgb.com/jbzz/3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