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功能检查是验光配镜中重要的专业技术之一,也是中、高级验光师和眼科医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术之一。由于视功能检查对消费者的视力健康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视功能检查的方法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特此汇总出国内外公认的视功能检测流程及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们重点谈谈
立体视检查——视功能检测的主要内容
1
01
Worth4-dot检查方法
1.打开双侧视孔,置入双眼平衡后的屈光度数,调整使得右侧为红色滤光内置辅镜,左侧为绿色滤光内置辅镜,投放Worth四点灯视标,嘱患者注视视标。
.能看到四个光点,表明有正常的融像能力。
3.能看到两个红点,看不到十字绿色视标,而下方的圆形视标偏红:表明左眼信息被抑制。
4.能看到三个绿点,看不到上方的菱形红色视标,而下方的圆形视标偏绿:表明病人仅接收来自左眼的视觉信息而右眼的视觉信息被抑制。
5.能同时看到五个点,两个红点,三个绿点或下方的圆形视标呈横置的椭圆形,表明有复视,为双眼融合机能障碍的表现。询问患者光点的相对位置,若两个红点在绿点的右侧,为同侧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内隐斜。反之,为交叉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外隐斜。
6.两个红点,三个绿点交替看到:表示有交替性抑制存在,患者无融像能力。
01
立体视检查方法
1.打开双侧视孔,置入双眼平衡后的屈光度数,投放立体式视标,嘱患者注视视标中融合点,此时患者看到上下方视标为距离相等的双竖线。
.调整内置辅镜使得双侧均为偏振光片,嘱患者再次注视视标。
3.能看到上下方视标均为单竖线,表明有正常的融像能力,有立体视。
4.能看到上方视标为双竖线,下方视标为单竖线,为同测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内隐斜:能看到上方视标为单竖线,下方视标为双竖线,为交叉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外隐斜。
5.能看到上下方视标均为双竖线,表明有复视,患者无融像能力,无立体视,当出现这种现象时,要询问患者上下方视标的相对位置。若上方两竖线距离较下方两竖线距离远,为同侧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内隐斜,反之,为交叉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外隐斜。
3
01
远距离平稳斜检查方法
1.被检测者屈光不正完全矫正,远用瞳距。
.让患者轻闭双眼,将旋转菱镜转到视孔前,右眼放置6△BU(分离镜),左眼放置10△BI(测量镜)。
3.视标为单眼最佳视力上一行的单个远视标。
4.让患者睁开双眼,问其是否看到两个视标,一个在右下,一个在左上。
5.让患者注视右下方的视标,用余光注视左上方的视标。
6.逐渐减小左眼的菱镜度,直至患者报告上下两个视标垂直向对齐,记录此时左眼前菱镜的底向的度数。
7.继续以同样方向转动菱镜直至患者又见到两个视标,一个在右上,一个在左下。
8.然后以反方向转动菱镜直至两个视标再次对齐,记录此时的菱镜底向的度数。
9.两次的平均值为测量结果,水平斜视度。在检查过程中应该不断遮盖去遮盖,以打破融合,检查结果更准确。
4
01
近距离平稳斜检查方法
1.被检者屈光不正完全矫正,近用瞳距。
.近用视标置于近视标杆40cm处。
3.让患者闭上双眼,将旋转菱镜转到视孔前,右眼放置6△BU(分离镜),左眼放置10△BI(测量镜)。
4.视标为小方块视标或水平单排近视标。
5.检查方法同远距离隐斜量检测。在检查过程中应该不断遮盖去遮盖,以打破融合,检查结果更准确。
5
01
梯度法则AC/A检查方法
1.打开双侧视孔,置入双眼平衡后的屈光度数,有老花的被检者在远用屈光完全矫正的基础上加ADD,放下近视力检查拉杆,放置到40cm处。
.双眼同时打开,请被检眼注视视标,双眼同时添加+1.00D球镜度,放松调节,测定其眼位(方法同近平隐斜检查),并做记录。
3.双眼前加-1.00D球镜度,刺激调节,再测定眼位(方法同近水平隐斜检查),并做记录。
6
01
NRA检查方法
1.打开双侧视孔,置入双眼平衡后的屈光度数,有老花的被检测者在远用屈光完全矫正的基础上加ADD,放下近视力检查拉杆,放置到40cm处,调整综合验光仪上的近距离检查旋钮到近距离检查状态,视标为最后视标上一行视标。
.双眼同时打开,适当照明。
3.检测NRA,双眼同时增加正球境度,每次加+0.5D,每三秒增加一次,直到被检者主诉开始出现模糊并且保留这一模糊时刻3-5秒,若3-5秒内模糊视恢复清晰,可继续增加屈光度:但若超过5秒仍未恢复,停止测试,退回最后能看清的度数,用此时的球镜度与CAMP时球镜度的差值,做记录。
7
01
BBC检查方法
1.打开双侧视孔,置入双眼平衡后的屈光度数,放下近视力检查拉杆,放置到40cm处,调整综合验光仪上的近距离检查旋钮到近距离检查状态,视标为近交叉视标。
.双侧视孔调整为±0.50交叉圆柱镜,暗照明下检查(自然光,不增加额外照明)。
3.嘱患者观看近交叉视标,并报告是横线清楚还是竖线清楚。
4.若被检者应主诉竖线较清楚,双眼同时加负球镜,每次加-0.5D,直至横、竖线一样清晰止。
5.若被检者应主诉横线较清楚,双眼同时加正球镜,每次加+0.5D,直至横、竖线一样清晰止。
6.记录终止球镜度与原CAMP时球镜度之差异的球镜度。
7.若为正值,则说明调节滞后;若为负值,则说明调节超前。正常范围:非老花者+0.5~+o.75(老化患者随着年龄增加BCC值也增加)。
8
01
PRA检查方法
1.打开双侧视孔,置入双眼平衡后的屈光度数,有老花的被检测者在远用屈光完全矫正的基础上加ADD,放下近视力检查拉杆,放置到40cm处,调整综合验光仪上的近距离检查旋钮到近距离检查状态,视标为最好视力上一行视标。
.双眼同时打开,适当照明。
3.检测PRA,双眼同时增加负球境度,每次加-0.5D,每三秒增加一次,直到被检者主诉开始出现模糊并且保留这一模糊时刻3-5秒,若3-5秒内模糊视恢复清晰,可继续增加屈光度:但若超过5秒仍未恢复,停止测试,退回最后能看清的度数,用此时的球镜度与CAMP时球镜度的差值,做记录。
标准的视功能测试流程与方法
测试1-Worth4Dot四孔灯
测试-立体视检查(Frisby立体测试图)
测试3-眼位检查(笔灯、斜视检查镜)
测试4-NRA测试(调节尺)
测试5-BCC调节反应测试(调节尺)
测试6-PRA正相对调节测试(调节尺)
测试7-AC/A测试(斜视检查镜)
测试8-调节灵敏度测试(双面镜、视力卡)
测试9-调节幅度测试(调节尺)
测试10-集合近点测试(调节尺)
可选测试项目一:Amsler方格表检查法
可选测试项目二:色觉检查图
标准的视功能测试流程与方法
测试1–Worth4Dot四孔灯
检查方法
检查可在明室或暗室中进行。应裸眼和戴镜分别检查,被检查者手持红绿眼镜(右眼红色左眼绿色)观看检查面上的红绿视标。根据所见视标即可对被检查者的双眼单视功能进行分析。
确定主眼:根据主眼之色占优势的特点,当双眼同时睁开,看四孔灯下面的白色圆孔片时,往往显示为主眼之色。常规右眼戴红片,左眼戴绿片时,若白片呈白色或黄色或半边红色半边绿色即说明被检者无主眼与非主眼之分。另外,当主眼与非主眼差别不大时,戴绿色镜片的眼易受抑制,容易看成红色,因此确定主眼时,将红绿眼镜左右交换几次,最后确定主眼较为准确。
检查双眼单视功能:双眼单视功能分为三级:一级同时视,二级融合视,三级立体视。四孔灯能查一级同时视和二级融合视功能。当配戴红绿眼镜双眼同时睁开看四孔灯时,如只能看见一种颜色的圆孔(无论是红色或是绿色),均表示有一只眼睛的视功能受到抑制,即无同时视功能。如能同时看见红色和绿色即表示有同时视功能。如同时看见的是四个圆孔,即下面的白圆孔只看见一个(无论是何种颜色)即表示有融合视功能(即双眼同时看见白圆孔的同时还能把双眼分别看到的白圆孔融合到一个圆孔)。虽然能同时看见红绿两种颜色,但看到的是五个圆孔,即双眼虽然能同时视,但不能把下面双眼分别看到的白圆孔融合到一个圆孔,即无融合视功能。
双眼单视功能和外界物像投射在视网膜上的部位、视角大小有密切关系。因此在远处投射在黄斑中心凹处时可能无双眼单视功能。当物体移近,投射视角增大时,可能会产生双眼单视功能。
屈光参差开配镜处方:屈光参差配镜时究竟参差允许有多大,一直以来无科学标准的指标。四孔灯检查时屈光参差配镜时可靠的指标,即不论屈光参差的大小,均必须有融合视功能。只要有融合视功能,就不必计较屈光参差的大小。
图1-1为一红二绿,下面的白色为白色或者黄色;
图1-下面的白色为半边红色半边绿色。
此二图说明被检查者有双眼单视一级同时视和二级融合视功能,但无主眼和非主眼之分。
有的人下面的白色一会儿是红色,一会儿是绿色,说明两眼视网膜在进行斗争,是一种无明显主眼的表现。上述四图说明有双眼单视一级和二级功能,但不能说明固视状态一定正常,因为斜视患者的异常角等于他觉斜视角时,即所谓调和性异常视网膜对应患者也能看到如上图形。
图-1所见二红二绿。因为下面的白色片看成红色,根据主导眼之色占优势的生理特点所以右眼为主眼。
图-所见一红三绿,下面的白色片看成绿色,所以左眼为主导眼。
图3-1为二个红色,说明戴绿色镜片的左眼被抑制。
图3-为三个绿色,说明戴红色镜片的右眼被抑制。
有人一会是二个红色,一会是三个绿色,说明双眼在
交替抑制,以上图形均说明被检查者无双眼单视功能。
图3-1为二个红色,说明戴绿色镜片的左眼被抑制。
图3-为三个绿色,说明戴红色镜片的右眼被抑制。
有人一会是二个红色,一会是三个绿色,说明双眼在
交替抑制,以上图形均说明被检查者无双眼单视功能。
测试–立体视检查(Frisby立体测试图)
高端的立体测试卡,无需佩戴红绿眼镜或偏振光眼镜即可进行测试,适用于低龄(6个月~3岁)儿童、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及成人、语言障碍、智障者。
Frisby立体测试图由三块厚度不同的立体测验板组成。每块立体检测板均印有四幅图案。其中一幅图案为立体图。
筛查:将6mm厚的检测板放在被测者面前40cm处,让其观看并指出四幅图案中哪一幅图案不同(凸出的还是凹进的)。
检查:从1mm厚的检测板开始,让被测试者指出检测板上四幅图案中的立体图,如被测者的立体视功能正常,就能很快而准确的辨认出这幅图案,并能说出是凸出的还是凹进的。如辨认不出可更换3mm厚至6mm厚的检测板,直到被测者均能很快并准确辨认或不能辨认为止。测量眼与检测板之间的距离,通过对照表定量立体视敏度(60秒为正常)。如被测者能在80cm范围辨认出1mm厚的检测板中的立体图,其立体视敏度为最高(15秒);如被测者在30cm范围内辨认出6mm厚的检测板中的立体图,其立体视敏度为最低(秒)。
测试3–眼位检查(笔灯、斜视检查镜)
(1)笔灯:角膜映光法(Hirischberg法)
通过角膜映光法检查可以初步判定患者的眼位是否正常。
1准备被检者摘掉眼镜,检查者手持手电筒或笔灯,两者距离40cm左右。
检查方法检查者眼睛位于手电筒后面将灯光投入被检者眼内,观察被检者双眼角膜反光点的位置。比较被检者双眼角膜的反光点:①反光点位于双眼角膜对称的位置,则该被检者是正位眼;②若反光点于双眼角膜的位置不对称,则该被检者有斜视。通过观察斜视眼反光点相对于注视眼反光点的位置,可决定偏斜的方向。
()斜视角的大小:通过测量斜视眼的反光点偏离注视眼角膜反光点的距离,可决定斜视角的大小。反光点位于瞳孔缘,则偏斜为10°-15°,在角膜缘与瞳孔缘之间,偏斜为5°-30°,反光点在角膜缘时,偏斜角为45°。角膜反光点:每偏斜1mm=△。
()斜视检查镜
检查范围:0?~0?(?为三棱镜度数)每一分划格值为1?
操作方法:手握住仪器的手柄,将旋转棱镜上的指标刻线对准读数环上的“0”刻线(以下简称归零)后,两眼同时注视前方3~5米远处的灯泡光源(可用普通手电筒作光源)。然后一眼靠在马氏杆框端面上,通过仪器观察点光源,另一眼直接观察点光源。这时,一眼所见为一条红色亮光线,另一眼所见为光源光点。若光线不穿过光点则为两眼存在隐斜。此时,转动小手轮,直至红色亮光线穿过光点为止,然后在读数环上读数。读得的数值即为所要检查的隐斜的三棱镜度数。
划重点——双眼视功能检查后的数据分析与解决方案
很多验光师发现,视功能检查“不稳定”。就算同一个验光师对同一个顾客同一天不同时间检查3次,也会得出不同的检查结果!视功能检查是心理物理学的检查,受环境、人的主观感受等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不稳定”,为了更好的获得稳定的检查结果,建议按标准流程顺序进行双眼视功能检查。下一步就是根据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
视功能分析第一步看远、近眼位是否一致。我们的眼睛要求看远、看近眼位保持一致,好像两部照相机,照远景和近景时的位置应该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大脑已经明确记忆住右眼和左眼相距的位置,无论看远、看近,都要保持其位置相对稳定。
视功能分析第二步
找问题眼位是在远还是近。如果是远处眼位异常,就是散开的问题,可能是散开过度或散开不足。如果眼位的问题在近处,应该是集合的问题。看近是外隐斜,同时看近外隐斜大于看远4棱镜度,可能是集合不足,反之,看近是内隐斜,看近大于看远三个棱镜度,考虑是集合过度。
视功能分析第三步
找问题眼位相对应的抵抗力量是否足够。例如:看近是外隐斜,看近的外隐斜大于看远4个棱镜度,这是要看近处正融像集合功能是否能够克服其外隐斜,就是,是否符合“S"法则,如果不符合,应该是集合不足,如果符合”S"法则,他不一定是集合不足。
视功能分析第四步
看AC/A值,如果是在3-5之间,是正常的,可以考虑基本型外隐斜、基本型内隐斜、融像运动功能障碍。如果大于7,考虑是集合过度,如果小于3,考虑是集合不足。同学们,眼位的诊断清楚了吧。
视功能诊断第五步
要看眼位的异常是否影响到调节。一般如果是集合不足,它引起的调节异常一定是调节超前,而集合过度,它引起的是调节滞后。如果一个顾客有调节不足,同时伴有集合的不足,那么,一定是调节的不足引起的集合不足,这个集合不足是假的。
视功能诊断第六步
看调节异常是原发的,还是由集合异常造成的。用单眼调节灵敏度和双眼调节灵敏度检测。如果单眼调节灵敏度正常,而双眼调节灵敏度不正常,这个双眼的不正常是眼位异常造成的,如果单眼就不正常,那就是调节本身不正常了。
视功能诊断第七步
看调节是否影响到屈光度。是否有调节超前或调节过度,主要看NRA是否降低,如果再加上BCC是负值,我们高度怀疑屈光度验的不准,可能有近视过矫,而远视欠矫。要重新雾视或散瞳。
视功能诊断第八步
给予眼睛适当的矫正方案,而不是单一的屈光度数。如果是集合过度或内隐斜、调节超前,我们可以考虑给ADD处方,但如果是调节滞后、调节不足、集合不足、外隐斜,在配眼镜的同时,一定配合视功能训练,否则近视会快速增长。
解决方案——视功能训练
图片
顺序
检测数据分析与解决方案
1
Worth4dot
四孔灯检查
单眼抑制:压抑治疗(全遮盖眼贴,压抑膜,实体镜、立体镜)
消抑制训练(同视机、实体镜、反抑制卡、红绿阅读单位)
融像功能障碍:融像训练(同视机、实体镜、BVT立体镜)
配镜不标准:重新验配更换眼镜;
主导眼测试:配镜舒适度指导;
立体视检查
筛查立体视盲,确定立体视锐度
立体视盲:同视机检查与训练,重点进行融合范围训练
立体视达不到00:同视机检查训练,重点进行融合范围训练
立体视达不到60:同视机检查与训练,重点进行立体训练
3
眼位(隐斜)
远近均查,大于6度会出现调节与集合不匹配,产生疲劳,
近视加深。
外隐斜训练:同视机、聚散球、裂隙尺(单孔)、BVT立体镜(BO)
内隐斜训练:同视机、聚散球、裂隙尺(双孔)、BVT立体镜(BI)
4
NRA检查
NRA低常见于:调节超前、调节过度;进行放松训练,
训练方案:正镜片阅读、双面镜(正镜反转,放松训练)
NRA高常见于:屈光矫正有误,
训练方案:重新验光,屈光矫正
5
BCC调节反应
调节超前,调节过度;调节放松训练
训练方式:双面镜、眼动力训练、聚散球、裂隙尺
调节滞后,调节不足;调节刺激训练
训练方式:双面镜、眼动力训练
6
PRA检查
PRA高常见于:调节超前,调节过度进行放松训练,
训练方案:双面镜(正镜反转,放松训练)、眼动力训练
PRA低常见于:调节不足、调节滞后
训练方案:双面镜、眼动力训练
7
AC/A检查
小于3或者大于5:会出现调节与集合不协调,不能持久阅读,容易出现视疲劳。
低AC/A值型-集合不足、散开不足;
训练方案:裂隙尺(单孔)、BVT立体镜、同视机
高AC/A值型-集合过度,散开过度;
训练方案:裂隙尺(双孔)、BVT立体镜、同视机
8
调节灵活度检查
单眼调节功能异常;
训练方案:双面镜(单眼)、大小字母表、调节集合训练器
双眼调节功能异常;
训练方案:双面镜、大小字母表、眼动力训练
9
调节幅度检查
高于正常年龄的最大调节幅度:调节过度;进行放松训练
训练方案:双面镜(正镜反转,放松训练)、眼动力训练
低于相应年龄的最小调节幅度:调节不足
训练方案:双面镜训练、调节集合训练器、眼动力训练
10集合近点
过远常见于集合不足;
训练方案:裂隙尺(单孔)、BVT立体镜、同视机
过近常见于集合过度:
训练方案:裂隙尺(双孔)、BVT立体镜、同视机
附注:眼部的常规检查与实操要务
眼的一般检查,包括眼附属器和眼前段检查。眼附属器检查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球位置和眼眶的检查。眼科检查是身体检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年轻人中最多见的问题是屈光不正(双眼视力在未经矫正的情况下,或矫正不正确时,视力不正常)。这类人应尽早就诊,验光和配镜。在中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眼科问题是白内障及视网膜动脉硬化。发生白内障的原因多是老化,也就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晶体出现混浊。据统计,80岁以上的老人%有这种情况。如果在50岁以前出现白内障,应考虑是否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并积极就诊。视网膜动脉的改变可反映体内动脉硬化的程度,多发生在50~60岁或以上,并常与高血压病、糖尿病并存。据统计,高血压病患者70%可发生视网膜动脉改变,故这也是判断高血压病程度的一个标准;严重的糖尿病患者亦有眼底改变。因此,有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患者,应常规进行眼底检查。下面与大家分享眼科检查法总结:一、角膜曲率计(1)概念:用于测量角膜曲率半径及角膜屈光力和散光轴位。()类型:Javal--Schiotz角膜曲率计Baush--Lomb角膜曲率计自动角膜曲率计(3)参数分析:角膜曲率计测量范围是以角膜顶点为中心的3mm直径区域内。(4)正常值:1:国内角膜水平子午线曲率半径平均值为7.±0.mm,垂直子午线曲率半径平均值为7.±0.mm。.角膜屈光力水平子午线平均值为43.15±0.03D,垂直子午线角膜屈光力的平均值为43.±0.D.随年龄增长曲率半径也增加,趋向于变长,角膜屈光力趋向于减少。3.国人生理散光度平均值是0.,其中90.%分布在0.5—1.00D范围之内。(5)检查时的注意事项:1.检查时被检者头部要正确,否则最大角膜屈光力的轴位将出现误差。.检查时要注意光学轴线应该穿过被测角膜曲率中心(中央区域)。3.检查一般在半暗室内进行。4.令患者双眼睁大,充分暴露角膜。对上睑下垂或小睑裂者,要充分暴露其角膜并避免压迫角膜。5.佩戴角膜接触镜者应至少摘镜周再做检查。6.角膜曲率计只能测定角膜表面曲率差所致散光,而不能测定整个眼球的散光。7.不能确定散光是近视性的还是远视性的。二、角膜地形图仪(1)概述:作用:1)精确测量分析全角膜前表面任意点的曲率;)检测角膜屈光力;3)是研究角膜前表面形态的一种系统而全面的定量分析手段。()角膜地形图原理:利用镜面反射原理:1)角膜反射像经摄像接收;)所得数据由计算机处理;3)得到角膜表面各处的曲率半径。系统构成:Placido盘投射系统实时图像监视系统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3)角膜地形图的优点和缺点优点:1)测量的区域大,获得的信息量大:-检查面积大于95%以上,角膜曲率计8%;-数据点密度34个环,每个环56个点;--个数据点(zeiss)-个数据点(AstraMax)-0个数据点(PentaCam))屈光力测量范围广3)精确度高、误差小4)易于建立数学模型5)受角膜病变影响小6)直觉性强7)一机多用缺点:1)价格较昂贵;)对周边角膜欠敏感;3)当非球性成分增加时,准确性降低;4.)易受眼眶高度及眼球内陷程度影响;5.)检查参数过多时费时。(4)操作步骤:1.)输入患者资料.)向患者说明检查过程,令患者姿势舒适3.)嘱患者注视角膜镜灯光4.)检查者操纵手柄,进行图像摄取5.)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角膜图像(5)参数分析:1)角膜的生理变化、前表面形态及分区:前表面形态:①角膜顶:是角膜前表面的最高点,在角膜镜检查中,此点是影像的中心。②角膜的非球面形态。③角膜表面的分区:中央区:此区角膜屈光力变化较小,相对较规则,近似球形,此区直径为4mm(光学区)。旁中央区:角膜中央区旁4mm至7mm直径处的4mm宽的环形区,该区最为平坦,角膜逐渐变扁平,呈非球面形态。周边区:角膜7mm至11mm直径处的4mm宽的环形区,该区最为平坦,非球面性表现得更显著且多为非对称形态。角膜缘区:与巩膜相邻,宽约0.5mm的环形区,常被角膜缘血管弓所覆盖,此区与一些角膜边缘部变薄性疾病有关。(6)角膜地形图色彩1.冷色(深蓝、浅蓝)代表平坦的角膜部分(屈光力弱).暖色(红、橙、黄)代表陡峭的角膜部分(屈光力强)3.中间色为绿色。(7)定量数据分析1.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urfaceRegularIndex,SRI·表示角膜表面光滑性(规则性)·三个相邻环的屈光度总和运算所得·反映角膜瞳孔区(光学区)的规则性·完全光滑SRI=0·正常值SRI=0.±0.(国内)·与最好预矫视力(PVA)相关(r=0.79)·SRI高则角膜光学质量差.角膜表面非对称指数SurfaceAsymmetryIndex,SAI·角膜表面等距离子午线上相隔°·对应点的屈光度差值的总和·完全对应(如球面,Toric面)SAI=0·正常值:SAI=0.1±0.01(国外)SAI=0.3±0.1(国内)·与最好预矫视力(PVA)相关üSAI小则PVA好,反之,PVA差·圆锥角膜SAI5.0潜视力(PVA)·根据角膜地形图结果提供的预期视力与SAI与SRI相关(8)正常角膜地形图圆形.6%椭圆形0.8%蝴蝶结形::规则蝴蝶结形17.5%不规则蝴蝶结形3.1%不规则形7.1%(9)临床应用圆锥角膜(keratoconus)基础概念:先天性角膜发育异常角膜中央部非炎症性进行性变薄、前突视力下降、不规则散光增加角膜水肿、瘢痕、Vogt线、Fleischer环青少年、女性好发早期圆锥角膜角膜中央屈光力大、下方或上方变陡双眼角膜曲率差值大于正常诊断标准角膜中央屈光力大于46.5DI-S值>1.6D同一患者双眼屈光力差值大于0.9D假性圆锥角膜原因:·角膜接触镜压迫作用或代谢方面影响;·不良注视。三、眼压计(1)概念: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壁的压力。确切的含义是单位面积眼球壁受到眼内容物压力高于大气压力的部分。正常眼压范围:10~1mmHg。异常:眼压>1mmHg,卧位眼压>3mmHg;4小时眼压波动范围≥8mmHg,双眼眼压差值≥5mmHg。()正常眼压有维持眼球正常形态,为眼内无血管结构如晶状体提供营养和代谢以及保持眼内液体循环的作用。眼压相关的眼病是青光眼。眼压与房水生成、排出和上巩膜静脉压有关,房水生成是眼压形成的主要因素。(3)测量眼压的方法:指测法,眼压计。(4)指测法:■最简单的定性估计眼压方法,需要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测量时嘱咐患者两眼向下注视,检查者将两手食指尖放在上眼睑皮肤面,两指交替轻压眼球,像检查波动感那样感觉眼球的张力,估计眼球硬度。■初学者可触压自己的前额、鼻尖及嘴唇,粗略感受高、中、低3种眼压。记录时以Tn表示眼压正常,用T1~T3表示眼压增高的程度,用T-1~T-3表示眼压稍低的程度。(5)眼压计分类:压平式眼压计,压陷式眼压计,非接触眼压计。(6)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国际公认的标准眼压计;■固定压平面积、调整压力■与角膜接触直径3.06mm,面积7.mm■测压头、测压装置、重力平衡杆组成。■对眼球容积改变很小,不受眼球壁硬度的影响,Pt=P0■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到两个半圆环内缘相切时,刻度鼓上所显示的压力数值乘10即为测量结果。(7)影响非接触性眼压计测量结果的因素:■患者配合不佳,注视方向不对。■泪液过多使读数偏高。■瞬目、挤眼。■仪器不能与眼球接触。■角膜表面要光滑。■角膜混浊、高度散光、固视不佳不应使用。(8)影响眼压的因素年龄;性别;环境、种族和遗传眼压的昼夜变化;季节性变化;心血管因素运动;体位;神经系统影响激素;屈光不正;食物和药物眼球运动和眼睑;炎症;手术四、裂隙灯显微镜构造及使用方法(1)结构:照明系统观察系统机械支持系统()照明系统:直接照明、临界照明、柯拉照明(主要)。观察系统:低放大率(7X–10X):大体眼部结构:眼睑、球结膜、巩膜、角膜、角巩缘、泪液、前房、虹膜、晶体。低放大率也用于隐形眼镜的配适评估。中等放大率(0X–5X):结构:上皮、基质、内皮、镜片配适/镜片、表面。高倍放大率(30X–40X):细节:上皮改变、基质条纹,皱褶、内皮皱褶,内皮细胞多、形变。(3)裂隙灯显微镜工作原理:裂隙灯显微镜发出光线通过聚光镜由裂隙选定光束形态,经投射镜反射将裂隙光投照在被检眼上,被检眼发出的反射光可通过双目显微镜进行观察。(4)临床上常用六种方法:1、弥散光线照射法;、直接焦点照射法3、镜面反光照射法;4、后方反光照射法;5、角膜缘分光照射法;6、间接照射法1、弥散光线照射法光源斜向投射并充分开大裂隙,光线和观察系统成大约40度角,使眼表处于一种弥漫性照明状态。一般采用低放大倍率。此法主要用于眼前部组织的快速初步检查,常用于病灶定位。优点:形态完整、具立体感弥散照明的用途:总体观察:眼睑和睫毛、结膜、角膜、巩膜、虹膜、瞳孔、晶状体。、直接焦点照明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其他方法均由此方法衍化而来。基本特点是裂隙灯和显微镜的焦点重合检查时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宽光照射:裂隙光线1mm宽,光线投照角膜形成光学平行六面体。、窄光照射:裂隙光线缩小至0.5mm,形成薄的光学切面。3、圆锥光线:将光线调节至极小的光点检查前房的透明度。扫描:眼睑/睫毛、结膜、角膜、虹膜、晶体。3、镜面反射法用于观察:内皮细胞层、泪膜碎片、泪膜脂质层厚度、晶状体囊膜镜面反射法应用:检查角膜上皮水肿、检查角膜上皮剥落、检查角膜疤痕、检查晶体前囊的皱纹、检查晶体后囊的反光或彩色反光、检查镜片的破损、沉淀情况4、后照明法将裂隙光线的焦点投照在后部不透明的组织上,如虹膜或混浊的晶状体,而将显微镜的焦点对准被检查的组织,观察的物体通过其后面反射光线照亮后照明法:检查角膜后沉着物、检查角膜深层异物、检查角膜深层血管、检查角膜血管翳、检查隐形眼镜沉积物。5、间接照射法本法是把光线照射在组织的某部分上,借光线在组织内的分散、屈折、和反射,对在被照射处附近的遮光物加以辨别。应用于:上皮空泡、上皮糜烂、虹膜病理、虹膜括约肌。6、角巩膜缘分光照明法适合于检查角膜细微变化过滤照明:钴蓝片,无赤光片观察:泪膜、角膜染色、RGP镜片配适。(5)临床应用从外向内基本检查流程眼睑→睑缘→睫毛→泪器→结膜结膜囊→角膜→角巩膜缘→前房→前房角→虹膜→瞳孔→后房→晶状体。检查顺序:先查右眼后查左眼,并记录检查结果■眼外观:眼球突出度、眼位、眼睑形态及瞬目情况■眼睑■泪器及泪液■球结膜■睑结膜■角巩膜缘■角膜■前房和房水■虹膜和瞳孔■晶状体(6)正常睑裂高度7—10mm晶状体核硬度分为以下5级:I级:透明、无核、软性II级:核呈黄白或黄色,软核III级:核呈深黄色,中等硬度核IV级:核呈棕色或琥珀色,硬核V级:核呈棕褐色或黑色,极硬核五、检眼镜(1)眼底:眼球内位于晶状体以后的部位,包括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与视神经。眼底检查方法:直接检眼镜、间接检眼镜、眼底照相、扫描激光眼底镜、视神经乳头分析仪、光学相干断层成像。(3)直接眼底镜结构:■包括照明系统和观察系统,照明系统包括灯泡、聚光透镜和反射镜。■光阑可控制投射在视网膜上的照明光斑大小。■滤光片能去除照明光束中的长波光线,增加视网膜血管和背景的对比度,有利于鉴别视网膜或脉络膜损害。分为头颈体三个部分。主要的光源与旋钮均位于头部。头部分为正反两面,正面直接眼底镜间接眼底镜所见视网膜本身(正虚像)眼底镜形成的视网膜像(倒实像)角视野10°~1°60°放大倍数15倍~3倍功能高倍下观察较小范围的眼底像低倍下观察较大范围的眼底像接触病人反面面对医生。正面由上而下有三个开口:接目口:对准病人眼睛。光色旋钮:分为绿光、白光、偏极光。绿光用于观察血管;白光用于一般检查;偏极光用于消除角膜反光,对初学者有用。光圈旋钮:分为小光圈、大光圈、刻度光圈、裂隙光与蓝色光。小光圈用于小瞳孔,大光圈用于大瞳孔,刻度光圈用于测量网膜病变大小,裂隙光用于观察病变深度,蓝色光用于荧光染色。反面由上而下有三个构造:眉垫:紧靠医生的眉毛。接目口:对准医生的眼睛。屈光显示窗:红色刻度代表凹透镜,黑色刻度代表凸透镜,转动头部侧边的转盘,可选择不同度数的屈光镜片。颈部有一开关,可开启光源。观察顺序:观察玻璃体、检查视乳头、视网膜血管、同时观察视网膜各象限色泽、检查黄斑部、中心凹反光注意事项:1)眼底检查一般先在小瞳孔下进行,需要散瞳作详细检查者,则应在排除青光眼的情况下,选择适当的散瞳剂。)检查眼底应有次序,以避免遗漏〔用直接检查法时,同时记录屈光状态。3)眼底镜度数就是检查者的度数和被检者度数的代数和。(4)双目间接检眼镜优点:具有立体感、照明度强、视野宽、成像清晰、可以巩膜压迫法、可以示教、可直视下行手术、可坐或卧位检查。缺点:成像小、倒像。使用方法:病人准备:散瞳设备准备:头带调节、目镜调节、照明装置调节、物镜调节与选择。(5)前置镜视网膜像成在镜片和裂隙灯显微镜之间,是一个倒像。成像立体而且放大率可调,放大倍率取决于裂隙灯的放大倍率。90D、78D和60D,视场大约为70°。(6)Goldmann三面镜镜片度数为-64D,视场30~40°。(7)眼底照相机基于Gullstrand无反光间接检眼镜光学原理,照明系统的出瞳和观察系统的入瞳均成像在患者瞳孔区,角膜和晶状体的反射光不会进入观察系统。采用望远系统观察眼底。眼底照相机的工作程序由两个条件决定:①光源的像和照相光圈的像必须与被测者的瞳孔共轭(眼和相机的位置);②眼底的像必须同胶片平面共轭(附加镜片)。小瞳眼底照相机普通眼底照相机需要瞳孔直径4~5mm,需散瞳获得。六、视野学概述(1)定义:是指注视眼(单眼或双眼)固视时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它反映了周边视力即视网膜黄斑中心凹以外的视力。中心视力约占视野中央5o范围。分区:10o以内称为中心视野。10o~5o称为中间视野。5o以外为周边视野。还有人将视野分为30o范围内的中心视野和30o以外的周边视野。而5o~5o习惯上称为旁中心区或Bjrrum区。正常视野范围:(单眼)鼻侧:65度颞侧:91度上方:56度下方:74度双眼视野:水平度()正常视野必须具备两个特点:正常人双眼等视线大致相等,形态基本一致全视野范围内各部位的光敏感度均正常,(3)正常视野光敏感度:以中心注视点最高。随偏心度增加而逐渐下降。(4)视网膜上每一个解剖位置与相应的视野对应。黄斑中心凹对应视野的中心部位。鼻侧视网膜对应视野的颞侧部位。颞侧视网膜对应视野的鼻侧部位。上方视网膜对应视野的下方部位。下方视网膜对应视野的上方部位。视乳头在视野中表现为一生理盲点。操作技术(1)视野计类型弧形视野计...平面视野计...Goldmann视野计....计算机自动视野计视野检测结果的一般分析方法学:何种视野计?何种方法?检查范围、点数及间距?受检眼瞳孔直径?是否屈光矫正?可靠性评价判断视野是正常OR异常缺损性质描述:如异常视野应进一步描述缺损部位、种类、形态、深度及大小综合评价:参考其他临床表现考虑视野缺损是何种疾病影响视野检查的相关因素视野检查属于心理物理学检查,反映的是患者的主观感觉,影响检查结果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患者方面。仪器方面。操作方面。患者方面1、年龄:年龄增加,视网膜的视敏感度普遍下降,等视线向心性缩小。原因:A、年龄增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衰退,神经数目减少。B、晶状体变黄,透光率减少,降低了光标的实际刺激强度。C、反应时间延长。验光配镜小助手-yanjing、受检眼的明适应和暗适应程度:受检眼应充分适应视野计的背景光照明。否则不同的适应状态得到不同的视野检查结果。3、屈光不正屈光不正未矫正,将使光标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物像,此物象比实际物象面积略大,亮度略暗。4、瞳孔大小瞳孔过小,进入眼内的光线减少,导致平均光敏感度下降,等视线向心性缩小。视野检查时瞳孔直径.5mm。瞳孔过大,增加晶状体的像差效应,影响视网膜的成像质量。5、固视情况:良好的固视是完成视野检查的必要条件,固视不良甚至生理盲点也不能定位6、学习效应:通过熟悉检查程序而使视野扩大的效应称为学习效应7、其他方面:智商。检查持续时间(每眼不宜超过15~0分钟)。合作程度(注意力是否集中、固视情况)上、下睑的位置。全身的健康状况等。临床应用一、异常视野1、暗点:中心暗点、哑铃状暗点、鼻侧阶梯、旁中心暗点、弓形暗点、环形暗点、局限性缺损1)颞侧扇形缺损:又称为契形缺损。).偏盲和黄斑回避3).象限性视野缺损:3、视野向心性缩小和管状视野视野极度向心性缩小,仅残留中心5o~10o范围的视野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功能性:见于癔症器质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晚期青光眼及双侧同向偏盲之后4.普遍敏感度降低5.生理盲点扩大:生理盲点纵径大于9.5度,或横径大于7.5度,通常各个方向均扩大,常见于青光眼、高度近视视盘周围脉络膜视网膜萎缩、视盘视网膜炎和视盘水肿等二、青光眼视野改变1.青光眼视野局限性缺损:旁中央暗点,见于早期视野缺损鼻侧阶梯:青光眼早期颞侧楔形压陷:尖端指向生理盲点的扇形或楔形颞侧局部等视线内陷或同一形状的光敏感度降低区。青光眼视野缺损独有的表现环形暗点和弓形暗点:中期.青光眼晚期视野:管状视野和颞侧视岛3.青光眼弥漫性视野压陷或普遍敏感度降低4.青光眼视野的缺损与分期早期:旁中心暗点、鼻侧阶梯及颞侧楔形压陷中期:弓形暗点、环形暗点及鼻侧象限性缺损晚期:残留中心管状视野和/或颞侧视岛三、神经系统疾病视野改变视神经疾病:中心暗点;单侧视神经疾病产生受累眼的视野缺损。视交叉损害:双颞侧偏盲视交叉后的病变:同侧偏盲七、A/B超声诊断仪超声诊断:利用声波传播产生的回声显像进行诊断的方法回声或回波(echo):超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声学性质不同的介面发生反射后反射回来的声波优缺点优点:同其它医学影像方法比较,超声检查有简便、迅速、经济和无损伤等眼球和眼眶位置表浅,界面清楚,是最适合超声检查和诊断的器官不足之处:超声诊断特异性不够高物理性质:超声波是一种频率大于万赫兹的高频声波人耳可闻及的频率介于0~0,赫兹诊断用超声频率在l~50MHz波长(λ)、频率(f)与声速(c)的关系如下:λ=c/f频率和波长是两个极为重要参数,波长决定分辨率,频率决定可穿透组织深度声源:能发生超声的物体称为声源,亦称为超声换能器声束:从声源发出来的声波称为声束。声束的中心轴线称为声轴,代表声源传播方向分辨力:是指在诊断图形上,区分距离不同的两部分反射波的能力,而不是最小诊断距离。分辨力是超声诊断仪性能的重要指标。(1)基本分辨力:单一声束线上所测出的分辨两个细小目标的能力分类:轴向分辨力、侧向分辨力、横向分辨力()图像分辨力:分类:细微分辨力、对比分辨力。声速(c):声波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在人体组织中,含固体物高的含纤维组织高的含水较高的软组织含体液的含气体的密度(ρ):各种组织、脏器的密度(ρ)为重要声学参数中声阻抗的基本组成之一。密度的测量应在活体组织保持正常血供时界面:由声阻抗不同的两种介质接触在一起时,即构成一个界面。介质的界面大小与超声波长有关,界面尺寸小于超声波长时,称小界面;界面尺寸大于超声波长时,称大界面。在人体组织,脏器中如由分布十分均匀的小界面所组成,称均质体;无界面区只在清晰的液区中出现。声阻抗:声特性阻抗既和介质的密度(ρ)有关,又与超声穿过该介质内的声速(c)有关,Z=ρ×c检查方法特殊检查法(1)运动试验:()后运动检查:了解病变与眼球壁的关系(3)压迫试验(4)磁性试验(5)低头法根据回声信号强弱(像素亮暗)分为五大类:强回声:反射系数大于50%以上,灰度明亮,后方常伴声影,相当于结缔组织、钙化的回声。高回声:灰度较明亮,不伴声影等回声:相当于肝脾的回声。低回声:灰暗水平的回声,相当于肾皮质回声。弱回声:具有实质性和液性病变的回声。无回声:均匀液体如玻璃体腔回声即呈无回声暗区。(一)图像分析内容1.形态轮廓.内部回声3.边界情况或周围回声4.后壁或后方回声5、周邻关系6.压缩性或柔韧性7.频谱分析A型超声:接触法、浸入法正常参数:眼轴长度:3—4mm前房深度:.4—.7mm晶体厚度:4—5mm晶体直径:9—10mm玻璃体腔长度:16—17mm球壁厚度:—.3mm最常见的超声图像:晶状体疾病、玻璃体疾病、视网膜疾病、脉络膜疾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kgb.com/jbzz/31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