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弱视到底是什么情况,揭开弱视的神秘面

生活当中,相信很多家长朋友对“弱视”这一词并不陌生,常常会听到“谁谁家孩子得弱视了”。但其实大部分家长朋友对孩子弱视存在许多误区,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揭开孩子弱视的神秘面纱。

1、究竟什么是弱视?

弱视的定义,通俗来讲,是指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低于其所处年龄段的正常视力范围下限,同时眼睛并无任何器质性疾病。这里的“最佳矫正视力”可简单理解为“经过规范验光配镜后得到的戴镜视力”。此外,在以上前提下,若两只眼分别的最佳矫正视力的差异大于两行(视力表上的行数),视力差的那只眼也要高度怀疑弱视。OK,所以“弱视”的帽子可不是仅仅查了一个视力就给孩子“扣上”了,还需要经过规范验光戴镜和专业眼科医生的检查和诊断。

2、各年龄段孩子的正常视力范围是多少?

0~8岁孩子的眼睛处于持续动态发育变化期,概不能以成人0.8~1.2的视力作为统一对照标准。目前,国内外专家们对6岁以下孩子视力正常值的标准不尽完全一致,但综合来讲,一般来说,3岁孩子的最佳矫正视力范围大约》0.4,以此类推,4岁大约》0.5,5岁大约》0.6,6岁大约》0.7,7岁大约》0.8。随着孩子眼球的正视化发育,生理性远视慢慢减少,眼轴慢慢增长,当孩子满7~8岁,视力才慢慢发育到0.8及以上。

是的,你没有看错,0.8的视力是弱视诊断的分水岭,即使孩子眼睛已发育完善,视力仅有0.8也不代表是“弱视”,所以家长们不要一看到自己孩子的视力未达1.0就被“吓住”了。

3、弱视是不是常见病?

弱视的发病率约为3%,其实算一种常见的儿童眼病。现在各个幼儿园都在对孩子们进行定期的视力和屈光度筛查,其核心目的之一,就是要尽早筛查出有弱视的孩子并及时对其进行诊治。尤其是针对单眼弱视的孩子,由于孩子长期使用正常的那只眼来看东西,并不能自觉另一只弱视眼的视力低下,往往需要经过视力和屈光度筛查才能发现。

4、弱视是怎么引起的?

弱视的最常见原因有以下几个:

①斜视(尤其是单眼恒定性斜视);

②双眼的:高度近视、高度远视、高度散光;

③双眼的屈光度差异大,例如:双眼的近视或远视度数差异≧度,双眼的散光度数差异≧度,屈光度数高的那只眼容易患弱视;

④先天性眼病:例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睑下垂等等,此类弱视被称为“形觉剥夺性弱视”。

5、弱视的危害?

正常情况下,我们双眼分别的视力正常并且互相接近,在此前提下,我们才具有正常的双眼视功能,才具有较广阔的视野和良好的立体视,能让我们更好地工作和生活。若儿童时期的弱视没有治愈,到成年后仍遗留单眼或双眼弱视,患者将不会有上述良好的双眼视功能,不仅不能愉快地观赏3D电影、看世界没有三维立体感,并可能影响患者的升学(大学某些专业对视力有较高要求)、生活(无法考驾照、视野狭小、没有立体视)、工作(某些职业对视力有较高要求,例如飞行员、警察、外科医生等)。

6、弱视怎么治疗?

弱视在12岁以前、尤其是8岁以前的治疗效果最佳,我们称8岁以前是弱视治疗的黄金期,超过8岁后的弱视治疗难度逐渐增大,而成人弱视的治疗目前仍是一个医学难题。弱视的早期诊治,有赖于家长在孩子3岁起尝试教孩子认会视力表、医院的小儿眼科进行弱视及其他眼病的筛查。若孩子一旦被确诊为弱视,家长也不应过份担忧,更不可病急乱投医,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

在弱视治疗方面,许多家长仍然存在误区。我常常会被弱视患儿家长问到“吃点什么维生素(叶黄素?胡萝卜素?)?吃点什么药?”,在这里一并回答大家,目前并无充分的医学证据可证明某种维生素或药物可治愈弱视。

此外,弱视的孩子一经确诊,应尽早进行规范治疗,部分家长由于抱存“侥幸”心理,误以为弱视“会随年龄增长自行好转”,将孩子的治疗一拖再拖,待错过8岁前的黄金治疗期,随着年龄增加,弱视治疗的难度逐渐加大,部分孩子还可能留存终生的弱视疾患。

转载侵删

——为您的双眼保驾护航,爱护眼睛,人人有责

西安顺康制药有限公司出品的晶远亮,能抑制杀灭眼前部组织侵入的各种病原微生物。

中药配方的晶远亮,在其所含的麝香、龙脑等具有极强穿透走窜性成分的作用下,使它的药物在患者按疗程持续用药治疗后,逐渐透过角膜及晶状体囊膜,到达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深层眼组织。

晶远亮中的熊胆、海螵蛸、丹栗等中药材成分,以其良好的消云退翳、化障明目的药理作用,分解眼内玻璃体、晶状体的混浊物,并经过循环系统排出体外。

并且,它所含的牛黄、琥珀、珍珠等成分,因为与眼部深层组织有良好的亲和力,所以在渗透到达玻璃体、晶状体等眼组织后,晶远亮还能与之充分结合,通过营养这些局部的眼组织,阻止其老化、混浊的发展和形成,逐渐恢复眼睛的正常功能。

西安顺康制药有限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kgb.com/jbzz/3030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