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颗粒制备
选取股外侧或腹部及臀部脂肪作为供区,常规消毒,肿胀麻醉下(肿胀液配制:生理盐水.0m1+2%利多卡因10.0ml+0.1%肾上腺素0.5ml),使皮肤表面苍白、组织呈坚实感后,用20ml注射器连接带侧孔的抽吸针(直径2.5~3.0mm),在皮下脂肪层由深向浅,呈扇形、缓慢、均匀地抽吸脂肪;抽吸完成后,供区常规加压包扎;在注射器内反复用庆大霉素液(乳酸林格液+庆大霉素8万U)反复冲洗、沉淀、纯化至纯黄色脂肪颗粒,静置分层,除去血块、破碎杂质等;滤去水分,取上层淡黄色脂肪颗粒于注射器中备用。
脂肪颗粒移植
均为局部麻醉。
①乳房。两侧乳房下皱襞正中为进针注射点,用12号针穿刺进入乳房后间隙,将脂肪颗粒用20.0ml注射器缓慢均匀地呈扇形注入,每次注射量为60~80ml,注射后即刻按摩5min,至脂肪颗粒分布均匀。
②颞部。用9~12号针距凹陷边缘1.0cm隐蔽处进针,注射层次为筋膜浅层、中层脂肪垫部位及深层;根据受区范围,呈扇形形成若干个隧道,于受区最远处边退针边缓慢均匀注射脂肪颗粒;根据情况调整方向和注入量,凹陷处轻度隆起或皮肤由红转白即可,注射量2.0~10.0ml。
③鼻唇沟。在鼻唇沟近唇侧沿皮纹切开约0.3cm,用小吸脂管抽吸去除鼻唇沟外侧颊部的脂肪后,锐性分离鼻唇沟处的皮肤与皮下组织,将制备好的脂肪颗粒先中央后边缘边注射边后退,并均匀注射至已分离的鼻唇沟处,注射量5~10ml,矫枉过正以10%~30%为度。
④唇部。进针点为两侧口角唇白线处,将沉积后的颗粒脂肪注入红唇内并轻轻按揉,让脂肪组织均匀分布在红唇内,根据个人需求达到优美弧度的唇白线,填充量6.0~10.0ml。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口服抗生素和维生素E3~5d;术区48h内冷敷,避免不恰当的术后按摩及外力压迫;术后3d局部热敷,1周内避免活动,防止损伤移植区内新生血管。
自体脂肪颗粒作为一种软组织填充物,由于其来源丰富、取材容易、操作简单、充盈外形好、无排斥反应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整形美容医师的重视。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术在临床中主要用于面部修复和乳房修复方面。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术虽然有诸多优点,但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不容忽视。其并发症主要有硬结、钙化灶、感染、脂肪液化、血肿等,所以手术中手法应轻柔,避免暴力操作。血肿较大者一经发现,应尽早抽吸清除,加压包扎、抗炎、止血等对症治疗。中等量及小量血肿视情况决定是否穿刺抽吸及保守治疗。唐新辉等报道了术后出现机械性上睑下垂1例,均因注射的部位、层次不准确所致。刘萍等报道,移植术后局部的按摩最为重要,注射隆乳后即刻轻柔按摩15~20min,可使脂肪均匀分布,与受区能充分接触,有利于血液供应,增加脂肪细胞活性,预防硬结的发生。移植量大者还有发生脂肪栓塞的可能性,要加以重视。Shiffman研究认为,通过注射器法行少量的脂肪抽吸是减少或避免脂肪栓塞发生的有效方法。患者中有3例隆乳者出现局部硬结,经局部按摩、热敷、理疗等治疗后逐渐消失。笔者发现,因面部血液循环较好,所以脂肪的吸收率较隆乳低,而且6周后可重复注射移植。由于自体脂肪注射后吸收率较高,本方法的移植脂肪成活率在40%~60%,需矫枉过正10%~3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szkgb.com/jbzz/29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