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穴为肺经首穴。中,与外相对,内部;府,脏腑。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自脏腑,故名。肺经经脉的气血物质由本穴募集并传输肺经,是手、足太阴经交会六。
在胸外侧部,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
两手叉腰,胸廓上部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形凹陷中心是云门穴,由凹陷正中垂直向下一横指处即是。
每天顺时针向按揉本穴,再逆时针揉按本穴,每次按1~3分钟。每天坚持按摩,可以远离胸闷、气喘、肩背痛。但中府穴下方肌肉偏薄,日常保健建议不要使劲,稍稍施力即可。此外,配肩髎治肩痛;配尺泽治咳嗽。
中府穴是肺的募穴,即肺脏气血直接输注的地方,最能反映肺的情况,是珍断和治疗肺病的重要穴位之一,经常用来治疗咳嗽、气喘、胸痛,此外肺结核和支气管哮喘病人,在穴位上常有异常反应。又因为此穴是手、足太阴经交会,故又能健脾:治疗腹胀、肩背痛等病。
命门穴,强腰补肾又壮阳命门穴是督脉上的穴位。命,人之根本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脊骨中的高温高压阴性水液由此外输督脉,且本穴外输的阴性水液有维系督脉气血流行不息的作用,为人体的生命之本,故名。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在腰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下的凹陷处,跟肚脐在同一水平高度,可以沿着肚脐向后找,到了背后正中的棘突下面的凹陷就是了。
命门穴是人体的长寿大穴,也是益肾壮阳的要穴。因此,按揉此穴或灸才是真正的壮阳之道,每天花3?5分钟用手掌来回擦命门,直到有一股热感透过皮肤向里渗透为止,这种擦法其实连膀胱经的穴位也一起刺激了,效果也好。如果再加上摩揉任脉的关元、气海,最多1个月,益肾壮阳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命门穴在腰部,可以壮腰补虚、温补脾肾,可以治疗虚损腰痛、脊强反折、遗乐、尿频、泄泻、遗精、白浊、阳痿、早泄、赤白带下、胎屡坠、五劳七伤、头晕耳鸣、癲痼、惊恐,手足逆冷。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经常搓擦命门可强肾固本、湿肾壮阳、延缓衰老。
阳白穴,淡化额部抬头纹阳白穴是足太阳胆经上的穴位。阳,天部也,气也;白,明亮清白也。该穴名意指本穴传来的天部湿冷水气,由于在下行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水湿之气还未进入本穴就已受热胀散化为阳热风气并传输于头之各部,穴内的天部层次变得明亮清白,故名。
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
双目平视前方,瞳孔直上方,自眉中直上1横指处,即是此穴。
阳白穴属于多气多血的穴位,并且位于血管、神经丰富的面部区域。经常刺激可使面部红润,使肤色健康有光泽,尤其减少额部的抬头纹。具体方法是用中指指腹揉按阳白穴,用力速度,每次1~3分钟,额部的小细纹就会慢慢淡化。
阳白穴有清头明目、祛风泄热的功效。适用于头痛、目眩、目痛、外眦疼痛、雀目。配太阳、睛明、鱼腰治目赤肿痛、视物昏花、上睑下垂。此外,眉毛稀疏、脱落者,按压阳白穴,能剌激毛囊根部的营养和血液循环,促进眉毛的生长。
消泺穴,胸闷气短的克星消泺穴属于手少阳三焦经。消,溶解、消耗也:泺,水名,湖泊之意。该穴名意指清冷渊六传来的滞重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消解并化雨降地,降地之雨在地之表部形成湖泊,故名。
在臂外测,当清冷渊与臑会连线中点处。
先取肩髎穴,其与肘尖连线上,肩髎下7横指处即是该穴。
由于工作紧张,压力大或者饮食不当,可能会有胸闷、心悸的现象,这种症状不必惊概,只要每天坚持按揉消泺穴就能缓解甚至治愈这种不适症状。因为脚闷是上焦气郁而成.,而消泺穴正是三焦经的一个穴位,经常按摩或敲击此穴,会使胸闷气短症状消失,此外,还有美容减肥的功效。
消泺穴有清热安神、活络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头痛、颈项强痛、臂痛、齿痛、癫痼,配肩髎、肩胁、臑会、清冷渊治肩臂痛、上肢不遂、肩周炎等病症。
肩井穴,颈肩酸痛的救星肩井穴属足少阳胆经。肩,即肩部,指穴在肩部也;井,地部孔隙也。该穴名意指胆经上部经脉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地之地部,故名肩井。
在肩上,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先找到大椎,再找到锁骨肩峰端,两者连线中点即是该穴所在位置。
落枕和肩酸背痛,每天早晚用中指指腹揉肩井六3~5分钟,长期坚持,不但能够远离肩部疼痛的困扰,还能活血散瘀,使全身舒适。
肩井穴是常用的颈肩部保健穴位。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比较大、转动又较灵活的关节,由于长时间的磨损,关节的老化,加上寒冷的刺激,非常容易出现肩部疼痛。肩井穴对于治疗肩酸疼、头酸痛、耳鸣、落枕等有显著疗效。但肩井穴不能受到重压或击打,孕妇慎用。
太阳穴,让你不再抑郁太阳穴属于经外奇穴,是人体头面部的重要穴位。太,形容词,即高、大、极、最之意;阳,阴阳之阳。头颞部之微凹陷处,俗称太阳,穴在其上,故名。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眉梢与目外眦连线中点向后一横指,触及一凹陷处即是。
当你感到抑郁、烦闷、头痛时,按压头部两侧的太阳穴,就会缓解这种不良症状。按压太阳穴时要两侧一起按,两只手十指分开,两个大拇指顶在穴位上,用指腹、关节均可。顶住之后逐渐加力,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产生了这种感觉后,就要减轻力量,或者轻轻揉动,过一会儿再逐渐加力。如此反复,能够迅速消除疲劳、解除烦闷、振奋精神,使注意力保持集中。
太阳穴是治疗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的关键穴位。每天临睡前及早晨醒时,可用双手中指指腹按揉太阳六3~5分钟,不仅能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还能达到健脑提神,养目护身、消除疲劳的效果。
中冲穴,防止“瞌睡虫”缠上你中冲穴位于手厥阴心包经的末端。中,与外相对,指穴内物质来自体内心包经;冲,冲射之状也。该穴名意指体内心包经的高热之气,在由体内外出体表时是冲射之状,故名。
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俯掌,在手中指尖端的中央即是该穴所在位置。
在困倦袭来时,反复按揉位于中指指尖正中部的中冲穴。按摩时用拇指指甲尖垂直抬按中指端正中穴位,每天早晚各掐按1次,每次1~3分钟。坚持按摩,就可使“贪恋”你的瞌睡虫远离你。
中冲穴为人体保健养生的常用穴之一,有清热开窍、宁心安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昏迷、中暑、心绞痛等病症。临床上如果出现因高热中暑或心脑血管意外引发的意识模糊、言语不清、神经功能豪乱,可急取中冲六按压、针刺,甚至放血,对缓解症状十分有效。
百会穴,让你远离头痛失眠百会穴属于督脉上的穴位。百,数量词,多之意;会,交会也。该穴名意指手足三阳经及督脉的阳气在此交会。本穴由于其处于人之头领,在人的最高处,因此人体各经上传的阳气都交会于此,故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百尖连线中点处。
取正坐位,两耳尖与头正中线相交处,按压有凹陷处,即是百会穴所在位置。
如果你经常头昏、头痛、失眠、健忘,那么每天按摩头顶中央的百会穴,每次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坚持按摩,可以使上面的不适症状得到缓解,还可以开慧增智、延年益寿。
百会穴既是长寿穴又是保健穴。位于人体巅顶之上,是体内多条阳经和阳气会聚之处,不仅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还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平时按压百会穴,能提升体内的阳气,维持阴阳的平衡,从而有助于养生保健、疾病预防。百会穴除了调理头痛失眠,对眩晕、惊悸、中风不语、癫狂、痫证、癔病、耳鸣、鼻塞、脱肛、痔疾、阴挺、泄泻、高血压、低血压等病症也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可能您一个小小的分享动作,就可能照亮无数人的命运!转载请注明:http://www.szkgb.com/jbzl/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