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韧带切除矫正轻度上睑下垂在重睑成形

常规按重睑手术设计切口,根据皮肤的松弛程度,确定是否切除一部分皮肤组织。本组全部采用局部麻醉,切开皮肤,切口睑缘侧分离皮肤和眼轮匝肌,达睫毛根部上1~2mm处,切除部分眼轮匝肌,显露睑板和眶隔浅面筋膜组织,切除睑板浅面的部分筋膜组织(一定要保留一部分,保留的部分里含有少量的上睑提肌腱膜组织),再切除眶隔浅面的筋膜组织,显露出眶隔筋膜,此时,可见其内有横向走行的白色韧带样组织(即限制韧带),用镊子提拉,感觉到该组织很坚固,不能被提起,予以切除,如发现深面还存在这样的结构,再次予以切除,同时切除部分眶隔筋膜,打开眶隔,释放出眶隔脂肪,并予以适当切除,存留的眶隔脂肪送回眶隔内,此时深面的上睑提肌腱膜显露,颜色灰白,表面光滑,在其浅面还可见到类似的细小白色韧带样组织,用镊子夹之,可见其与眶隔筋膜有联系,而和其深面的上睑提肌腱膜无联系,但其由于紧致坚固,可以看到对深面的上睑提肌腱膜有压迫和限制作用,再次予以切除,使上睑提肌腱膜释放出来,此时,嘱患者做睁眼动作,可以明显见睑裂变大,角膜显露接近正常。如限制韧带切除后,上睑上提改善不理想,考虑并存上睑提肌无力,行上睑提肌腱膜缩短术。其余步骤按重睑成形术进行。

限制韧带的解剖位置和来源

欧阳天祥和任冲等认为,限制韧带来源于上睑提肌腱膜并与其混在一起。对此,笔者并不认同。笔者在术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限制韧带混杂于眶隔筋膜内,与深面的上睑提肌没有融合也没有粘连,在切除限制韧带后,上睑提肌腱膜可以清楚地显现,表面光滑,没有见到损伤和破坏。因此,笔者认为,限制韧带或者是来源于眶隔筋膜的异常发育,即增厚变韧,作用是弥补眶隔筋膜对眶隔脂肪的限制力量的不足,因为笔者同时发现这一类患者的上睑较正常人更臃肿,就是说,眶隔内的脂肪要比正常人多。但其为了加强眶隔作用,却意外的和眶隔脂肪混合作用在一起,造成了对深面的上睑提肌腱膜的压迫和限制;或者既和上睑提肌腱膜没有关系,也和眶隔筋膜没有关系,而是在此类患者中单独存在的一个解剖结构,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认。笔者还尝试给这类情况命名为假性上睑下垂或假性上睑提肌无力。当然这需要更多专家的认可。

本术式的优点

近年来,又出现了限制韧带松解术来矫正上睑下垂,也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本组患者中,笔者采用的是限制韧带切除,而不是欧阳天祥和任冲等所采取的限制韧带松解,其原因,笔者认为,首先,从生物遗传性上,限制韧带在上睑结构中属于多余的结构,切除它不会对正常的上睑结构和功能造成不良的影响;其次,笔者在术中发现其和眶隔筋膜混杂在一起,保留之,会对上睑臃肿有协同增强作用,进而影响重睑成形术的效果;再次,单纯纵行切断松解不能确保其以后能否再度生长融合,重新对上睑提肌腱膜造成压迫和限制。因此,笔者有理由认为,限制韧带切除为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矫正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新手术方法。

限制韧带和Witnall韧带的关系

Witnall韧带又称为上横韧带或节制韧带,它是上睑提肌表面筋膜增厚而形成的一束横行的腱膜,大致位于眼球赤道部正上方。距离睑板上缘超过20mm。因此,限制韧带和Witnall韧带在解剖位置上是有很大距离的,两者都是彼此独立的解剖结构。在这一点上,笔者与欧阳天祥和任冲等的观点一致。笔者在复习文献时发现,有的作者似乎把限制韧带和Witnall韧带相混淆了。

眼部特点

笔者还发现,这类患者中的大部分,除了轻度上睑下垂外,眼部还有一定的特殊性表现,即双侧都是单睑、上睑肥厚臃肿,几乎与眉弓位于同一水平面、眼部没有凸凹有致的立体感、睁眼时睑裂宽度较小。其原因可能是亚洲人上睑中部的眶隔和提上睑肌腱膜在睑板下方数毫米处融合,而高加索人,其融合处是在睑板上方3mm处。就是说亚洲人的眶隔与上睑提肌腱膜融合处过低,造成眶隔内脂肪下疝过多,形成了臃肿的上睑形态。这种上睑形态的特点,往往掩盖轻度上睑下垂,造成漏诊,容易给重睑手术的效果带来不良影响。

王钊,厉建华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最好
北京中医院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kgb.com/jbyf/81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