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京珂姜南杨智勇申丽莫海山
作者单位:医院整形美容外科
注射微整形术较传统整形美容手术具有方法快捷、不开刀、易塑形等优势,因此发展迅速。但术者技术水平良莠不齐、注射材料滥竽充数、受术者盲目跟风等因素均增进了并发症的产生。目前,不同国家对其各种并发症已有很多文献报导[].而上睑下垂症状却多被一笔带过,鲜有专项研究。年1月至年9月我科共收治例注射微整形并发症的患者,其中注射隆鼻术并发上睑下垂者有28例,经综合医治后获得一定成效。现笔者结合相干文献及临床病案经验。对此总结以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1~58岁,平均36岁;既往均身体健康(无尚睑下垂症状,无慢性病或家族遗传疾病等);无假体隆鼻术史:其中11例有既往1次注射隆鼻术史,注射材料不明.且均已超过1年。本组患者中23例出现挤压或提捏手法下注射操作;注射剂量及层次均不明确。其中,眉间注射15例;眉问及鼻根注射6例:眉间、鼻根及鼻背正中注射7例。使用锐针13例,钝针15。在美容院注射11例,在美容医院注射7例,在美容培训学校注射1O例。
1.2临床表现本组患者均于术程约1~3min内产生单侧重度上睑下垂;患侧视物不清伴上睑针刺样痛,头部麻痹,局部感觉消退:鼻部、患侧眼睑部和额部皮肤淤青伴红肿,呈不同程度的“地图样”变化。其中15例为左边,13例为右边:3例伴发患侧肢体无力及双侧视物不清。患侧较重,曾有休克症状;17例伴发鼻背部皮肤坏死感染。
1.3医治方法本组患者均行以下医治:
(1)注射材料性质为透明质酸类时,在注射区及出现真皮并发症区注射等体积透明质酸酶,10~30U/点,其中5例患者被实行;注射材料不明成团状时,尽量挤出或抽取出注射材料,局部压力大时切开减压,其中11例患者行“注射材料取出术”。
(2)改良微循环:低份子右旋糖酐(mL静滴,每天1次)等。
(3)抗凝活血:阿司匹林(50~mg口服,每天1次)、低份子肝素(0U/0.2mL,皮下深层注射,每天1次)。
(4)局部及全身使用血管扩大剂:硝酸甘油软膏(外敷,每12小时1次)、丹参川芎嗪液(5mL静滴,每天2次)、前列地尔液(2mL静滴,每天1次)。
(5)溶栓:地塞米松(10mg静滴,每天2次)、血栓通液(5mL静滴,每天2次)。(6)局部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软膏:如已出现感染,切开医治,局部每13清创换药。
(7)营养支持及对症医治:维生素C(3.0g静滴,每天1次)、维生素B6(0.2g静滴,每天1次)、甲钴胺(0.5mg口服,每天3次)等。
(8)辅助措施:高压氧医治(2h/d)、红光医治(30min×5次/d)、7叶皂苷钠(60mg口服,每天2次)。
(9)请相干科室会诊,如眼科、神经内科、超声影象等.配合相干检查与医治。该28例患者根据病情不同,医治时间为
2—8个月
2结果
6例患者症状由重度恢复至康复,13例患者症状由重度改善为轻度,9例患者病情未改良伴失明。随访4~12个月,平均7.2个月。
典型病例:患者女.43岁,有长时间吸烟史。医院行“注射隆鼻术”(锐针注射微晶瓷),立即出现双眼视物不清,伴右眼针扎样疼痛、头痛、头晕、心慌、恶心及呕吐,呕吐物为透明样粘液样液体。曾出现休克症状,5h后至我院时查体:心率59次/min伴不齐。自鼻尖至额中部区域淤青,局部感觉消退。双侧睁眼无力,右边为重,上睑提肌肌力差。右边眼球固定,瞳孔散大.瞳孔直径约4mm,对光反射消失,无光感,左边眼球活动自若。对光反射减弱,视物较模糊。左上肢肌张力稍低,余肢体肌张力正常,左上肢肌力3一级,左边巴氏征阳性。彩超示:“右眼眼动脉、视膜中央动脉、睫状后短动脉几近闭塞。”MRI示:“鼻根部异常信号,右边视神经T2信号稍增高”。医治15d后,上睑提肌肌力恢复差,仍为重度上睑下垂。
3讨论
目前,注射隆鼻术并发上睑下垂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晰,但均倾向于认为鼻部血管损伤或受压迫时引发的血运障碍[]。因外鼻与上睑存在复杂的血管交通支,],而目前经常使用注射剂颗粒大多较鼻部重要血管内径小.如:透明质酸m、胶原蛋白0.m;鼻背动脉内径约(0.8±0.3)mm、滑车上动脉内径约(1.3±0.3)mm[可见、注射剂大多可于血管内游走一旦血管受损,易引发:(1)注射剂进入血管成为栓子后在压力下逆行,血管交通支因压力增大而开放:(2)栓子便随血流而动,可至远端血管或交通支.引发栓塞处血运障碍,:(3)栓子可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构成血栓加重血运障碍;(4)局部出血、血肿,压迫附近组织,进一步影响血运。即便血管未破损,注射剂量大时也可造成局部压迫,而影响血供。当栓塞和(或)受压的血管是眼动脉及其重要分支时,将直接致使其所营养的动眼神经因失养而麻痹,产生神经源性上睑下垂[4]。同时,因眼动脉分支参与上睑血供,受累时也会引发上睑提肌功能不全或丧失,产生肌源性上睑下垂
该28例患者预后不同.除血运障碍因素外,还与病发后开始医治的时间、血管受压部位和程度、栓塞血管的部位、注射材料成份与剂量、患者血液粘稠度、凝血功能及手术消毒程度等方面息息相关。如透明质酸的亲水性使其吸收水份而加重缺血;羟基磷灰石不可吸收性可引发机体包膜反应及炎性反应,预后较差。6例康复患者均于病发4h内人院医治:17例患者鼻背部皮肤感染。以上因素均直接影响医治效果。
因此,根据我科的医治经验,一旦患者出现淤青、发白、疼痛或视物不清等症状或疑似异常,应立即停止注射.开始急救。注射材料是透明质酸时.立即用透明质酸酶溶解,且4h内效果较好。笔者认为,注射隆鼻术并发上睑下垂常常病发迅速,患者自觉症状较重.医治上除立即给予酶溶解和局部减压外,应给予抗凝、改良微循环、扩大血管、抗炎、溶栓、高压氧、理疗、消肿及营养支持等多管齐下,没必要拘泥于时间限制为减少并发症的产生,需从多方面注意:
(1)掌握相干解剖知识,熟知注射层次及深度,提高注射技术;注射隆鼻术宜选择骨膜浅层
(2)选择正
规医院和正规注射材料。严格实行无菌操作;
(3)使用钝针和小口径注射针;
(4)注射前冷敷,注射时同时注射肾上腺素,以收缩血管;
(5)注射力度柔柔,特别不能对注射部位使用“挤压式”等粗鲁方法以企图到达“塑形”效果;
(6)遵守“多点注射、宁少勿多、宁深勿浅”原则;
(7)避开既往创伤区域及既往注射整形区域,尤其是注射永久性材料或注射非永久性材料不超1年的区域;
(8)注射后视察患者最少30min,如有不适,及时处理;
(9)严格控制注射隆鼻术忌讳证:术前2周避用抗凝活血药物。
针对可能的不同病因.我科对注射隆鼻术并发上睑下垂的综合医治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因国内外文献中该病例有限,且无动物模型及直观数据,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各种致病因素和医治措施尚需进一步研究与总结,从而提高注射隆鼻术的安全系数。
中科医院刘云涛转载请注明:http://www.szkgb.com/jbyf/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