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腾讯新闻里看到一则医疗纠纷,大概是关于上睑下垂矫正术后并发症的。先看一下新闻内容的截图吧。
首先,明确一点,这位患者遇到的情况应该是真实的,不是她捏造的。
第二,院方的公关差强人意,但是院方的解释也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那么问题来了,这则医疗纠纷的责任到底在谁?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上睑下垂及其矫正手术吧。
1.上睑下垂可以定义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上眼睑不能抬举到正常位置(角膜上缘下0.5mm左右),大多数情况是提上睑肌肌力异常导致的,可是先天发育问题,也可以是后天原因,但是到目前为止,上睑下垂的治疗还是以手术为主。
2.上睑下垂矫正手术,经典的术式有提上睑肌折叠缩短术、提上睑肌截除缩短术、额肌悬吊术,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如:CFS(结膜上穹窿联合筋膜鞘)以及新型美国生物材料e-PTFE额肌悬吊术。但术后均会出现一个情况就是眼睑闭合不全。所以眼睑闭合不全可能是上睑下垂矫正术后不可避免的一个并发症。
3.为什么会出现眼睑闭合不全呢?因为我们控制睁眼的肌肉力量不够,但我们并不能增加这块肌肉的力量,所以我们选择用缩短肌肉长度的方法来代偿,举个例子,我们要提一个链球,本来只能提到膝盖,但是现在要求提到髋部,但我们的力量不够,那该怎么办呢,是不是可以把链子在手上多缠几圈,将链子缩短,就可以提到更高的位置,但是同时出现的问题是,当我们放下手臂时,链球只能到膝盖,不能再降到地面上,因为链子短了。所以这样就很好解释为什么上睑下垂术后眼睑闭合不全了吧,因为那条肌肉被缩短了,所以肌肉的运动行程缩短了(额肌悬吊术虽然没有缩短肌肉,但是将上眼皮固定到了位置更高的肌肉瓣上,过程等同于缩短眼睑运动的行程),于是眼睑睁闭的幅度也相应减小。
4.在做上睑下垂矫正术前,我们需要明确BELL征是否正常,人眼在闭眼时有个保护性机制,就是眼球自然上转,这就是我们所说的BELL征,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类似于翻白眼,但是由于是闭着眼的,所以这个过程没有多少人会注意到,但是这个保护性机制对于睡眠时眼睑闭合不全的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眼球上转,即便眼睛闭不上,角膜也不一定会暴露在外。但是,如果角膜暴露在外,就有可能导致暴露性角膜炎,必须严密观察,配合治疗。
5.针对上睑下垂矫正术后眼睑闭合不全的问题,医生采用的措施主要是以下几方面:术前明确告知,检查BELL征是否正常(异常者就不建议手术了);术毕在下眼睑置牵引缝线(Forst缝线法),将牵引线向上提拉并用胶带固定于额部,从而使下眼睑向上运动,用以遮盖暴露的角膜,一般术后一周拆除此缝线;术后睡前应用眼膏涂眼,以保护角膜,尽量避免暴露性角膜炎;术后定期复查,明确角膜情况,必要时及时治疗。
然后我们回到这次事件,先看一下患者术前术后对比照片
从照片上可以得出以下信息:
1.从患者年龄,双眼发病的情况来看,双眼先天性上睑下垂可能性大。
2.患者术前上睑下垂程度至少在中级,提上睑肌肌肉力量存在,但是较弱。
3.针对中度上睑下垂,我们一般采用的术式是提上睑肌截除缩短术。
4.从患者术后的外观情况上看,上睑下垂已经得到明显改观。从目前眼睑位置来说,并未发现眼睑退缩等因为过度矫正引起的并发症
5.中等程度上睑下垂采用提上睑肌截除缩短术后,出现眼睑闭合不全不能算是异常情况,因为从手术设计的原理上讲,术后出现眼睑闭合不全其实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再来看一下术后眼睛闭合不全的照片
根据这张照片,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1.术后的确存在眼睑闭合不全,但是根据术前上睑下垂的程度来说,这种程度的眼睑闭合不全在术后其实比较常见的,不能定义为异常。
2.闭眼时,暴露区域没有看见角膜组织(黑眼球),说明患者BELL征良好,手术应该没有超适应症。
3.是否存在暴露性角膜炎,不能从图中得到明确判定。
对于此次事件,以及以上内容的分析,我们来总结一下吧:
1.从术前术后图片来看,手术本身并不存在严重问题,眼睑闭合不全的确是术后并发症,但这种并发症是由手术原理本身引起的,并不是医生操作失误引起的。也就是这是系统误差。
2.此类手术其中有三个重要环节,手术只是其中之一,术前充分沟通和术后密切观察、相应治疗都是必不可少的。术前必须明确告知术后可能出现的一切风险,相应的术前检查必不可少。医生有义务告知患者相应的情况,但最终做决定的应该是患者自己,如果担心术后闭不上眼最好还是慎重考虑是否手术。
3.一般情况下,术后眼睑闭合不全会随着瘢痕软化,组织弹性恢复而得到逐渐缓解,不一定能完全恢复到术前水平,但是因为上睑下垂矫正术并发暴露性角膜炎的案列并不多见。
4.术后应密切保护角膜,可以采用下睑牵引线,涂眼膏、戴湿房镜、戴绷带镜等等措施,如果发生暴露性角膜炎,必须积极配合治疗,必要时可能需要缝合眼睑,如果眼睑闭合不全一直不能得到改善,同时并发角膜症状的,可以考虑手术修复降低睁眼时眼睑高度,从而是眼睑闭合不全得到改善。
5.上睑下垂是一种疾病,因此对于上睑下垂不应该只从外观方面去考虑。有些情况下的上睑下垂是必须治疗的,比如幼儿的单眼中重度上睑下垂,如果不治疗,可能会引起弱视,弱视一旦过了相应的矫正年龄就无法再复原,因此对于上睑下垂的治疗不应该放在医美范畴。
6.对于上睑下垂的治疗,患者和医生不论术前术后都应该保持充分的沟通,相互配合,对于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要有充分的认识,并达成共识,手术应该建立在充分沟通和相互的信任的基础上,对于术后出现的相应并发症应该积极配合治疗。
最后,谈一下责任问题:
1.首先,我个人不认为手术本身存在问题,换我去做这个手术,结果也不会更好。
2.术前沟通可能存在一定问题,如果没有充分告知而进行手术,医生和所在医疗机构还是有一定责任的。
3.手术是严肃的事情,不是儿戏,患者本身在决定手术前应该对手术做充分了解,可以和医生充分沟通,也可以自己做功课,对于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现在已经不是信息闭塞的时代,即便是医疗领域,也有很多途径可以提供必要信息。术前做好功课不是难事,为了自己的健康不应该儿戏。
4.媒体在报到时不应该一味博眼球,应该据实报道,要有职业操守。
了解更多医生专家科普
爱问医康
吸取健康新知创建健康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kgb.com/jbyf/7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