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弱视

一、概述

弱视是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视觉经验(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弱视的根本原因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视觉剥夺,双眼相互作用异常。

视觉剥夺:由于先天性或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够充分,剥夺了黄斑形成清晰物像的机会。

双眼相互作用异常:两眼视觉输入不等引起清晰物像与模糊物像之间发生竞争(两眼相互作用异常)所造成的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

二、分类

1.斜视性弱视:由于斜视引起的复视和视混淆,使病人感到极度不适,大脑视皮质中枢主动抑制由斜视眼传入的视觉冲动,使黄斑功能长期被抑制而形成弱视。单眼性斜视形成弱视。

2.屈光参差性弱视:两眼远视球镜相差≧1.5DS,柱镜相差≧1.0DC,近视相差>6.0D致使两眼视网膜成像大小不等,融合困难,视皮质中枢只能抑制屈光不正度数较高的一眼,日久形成弱视。

3.屈光不正性弱视:多发生于未戴过屈光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患者。主要见于双眼高度远视或散光,双眼的最佳矫正视力相等或相近。一般认为远视≧5.00DS,散光≧2.00DC,近视≦-10.00D会增加产生弱视的危险性。

4.形觉剥夺性弱视:在婴幼儿期,尤其在生后头3个月,由于角膜混浊、先天性或外伤性白内障、完全性上睑下垂或遮盖一眼过久,妨碍外界物体对视觉的刺激,视功能发育受到抑制,形觉剥夺可形成严重弱视,其视力预后较斜视性或屈光参差性弱视更为严重。

三、临床表现

弱视眼的视功能在许多方面有异常,如视力减退,拥挤现象,旁中心注视和对比敏感度下降,但它的中心凹和周边部视阈正常,能察觉最暗淡的光亮。

四、诊断

1、矫正屈光不正

早期治疗先天性白内障和先天性完全性上睑下垂等视觉剥夺因素

正确的屈光检查及合理地配戴眼镜

2、遮盖法

改变视环境,促进弱视眼使用、发育。单眼弱视,遮盖健眼;双眼弱视,双眼视力相差2行以上,交替遮盖

3、压抑法

压抑健眼看近:健眼上阿托品并全部矫正,弱视眼过矫以利看近

压抑主眼看远:健眼上阿托品并过矫以便看近,弱视眼戴矫正镜片以便看远

4、海丁格刷法:训练黄斑注视能力,弱视眼有中心注视及旁中心注视两类,将旁中心注视转变为中心注视

5、后像疗法:利用强光刺激黄斑周围的视网膜,产生后像,使旁中心注视点受到抑制,提高中心凹视力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kgb.com/jbby/3185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