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楚天都市报原文:
守护心灵之窗点亮患者光明人生
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该院“慈善爱心企业”称号
专家团队及博士团成员
“使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是武汉医院(医院)的办院宗旨,也是该院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坚守不变的初心。18年砥砺奋进,这一宗旨始终落实在他们的行动中,也深藏在每一位患者的微笑中。
自年成立以来,武汉医院以爱心致力于眼健康事业,顺应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本着责任、协作、创新、奉献的精神,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创新医疗服务模式,让每一位眼疾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高水平、高质量的眼健康诊疗服务。
栉风沐雨十八载,薪火相传谱华章。18年孜孜以求,该院在医疗技术、创新管理、人才经营、服务患者、回报社会等方面成为眼科行业的典范,推动了湖北眼科医疗事业的发展。未来可期,心存志,行久远。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该院将继续勇攀高峰,为健康湖北添砖加瓦。
医院持续发展
建院18载,创新驱动铸未来。该院先后被相关机构和部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眼科)”“湖北省第三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武汉市临床重点专科(眼科)”。如今的武汉医院,“科研”如同一个强劲的“基因”,被注入到全院发展中,科研创医院发展的第一动力。
建院以来,该院医护技团队在全国及省市各级眼科学术交流活动中录用论文达篇,出版专著9本;主办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6个,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9个,获得国家级专利24个;软件著作权13项;截至年12月,通过湖北省卫计委批准省级科研课题10项,湖北省科技厅项目2项,湖南省科技厅批准项目6个,武汉市卫计委批准市级科研课题58项,15名医生当选武汉市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
该院先后被授予全视程老视矫正手术中心、高度近视人工晶状体老视手术中心、例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卓越奖、ICL手术量超例医疗机构大奖、VTP热脉动技术干眼治疗示范基地、全国角膜塑形安全监控哨点单位等。
去年8月21日发布的医院科技量值(STEM)综合排名及31个学科排名中,该院荣登眼科学榜第50位。
医院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而人才又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该院一直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年,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专家会员邢怡桥教授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周和政教授等多位眼科大咖加盟。目前该院拥有副主任医师以上高级职称专家85名,硕博研究生导师9名,博士27名、博士后2名。同年,该院还和武汉知名双一流大学武汉大学达成共建共管协议,成为武汉医院,武汉大学爱尔眼科临床学院、武汉大学爱尔眼科研究院。
服务升级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武汉医院自成立以来,就紧紧围绕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这一目标不断提升诊疗质量,改进服务流程,推出服务新举措,提升服务水平。该院曾获“武汉五一劳动奖状”称号,并多次获得“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该院开设多科室节假日手术、完善互联网预约诊疗、增设视光夜间门诊、开设特需专家门诊,优化服务体验流程等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同时爱尔眼科湖北省区疑难眼病会诊中心、武汉医院研究所及遗传性眼病门诊相继成立。为满足不同眼病患者的就诊需求,结合各科室的优势特色,该院特别开设了干眼门诊、老视门诊、高度近视门诊、飞蚊症门诊、泪道修复病门诊、小儿上睑下垂门诊、难治性青光眼门诊等22个眼病专科特色门诊,为特殊眼病的患者提供更细致、更专业、更优质的诊疗服务。
“我们只有做得更细致一些,患者才会更省心一些。”湖北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医院院长吴建华表示。
全力抗疫备受社会各界肯定
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也给医疗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疫情风暴中心的武汉,武汉医院90余名医生护士在得知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告急时,纷纷主动请缨,不计报酬,不论生死,走到抗疫最前线。其中,该院手术室护士黄丽娟入选首批“武汉抗疫巾帼英雄榜”。
当湖北多地防疫物资告急时,医院集团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累计捐赠万元现金、KF94口罩个、N95口罩个、医用口罩个、一次性医用口罩个、护目镜副、外科手套副、防护镜布块……
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湖北省慈善总会、武汉市慈善总会、黄陂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武汉大学发来感谢信,对医院善举给予肯定。疫情期间,该院还吸引了央视新闻、央视财经、国际新闻、凤凰卫视,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工人日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等主流媒体,眼界-中国眼科手机报、医信眼科、国际眼科时讯等专业类媒体全方位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kgb.com/jbbj/31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