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六一儿童节听听眼科医师聊聊宝宝视

宝宝的视觉从出生到发育成熟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发育的重要阶段(即黄金时期),也叫做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宝宝出生时视力很差,只对光有感觉,还没有建立起双眼视觉功能。此后,在外界环境的不断刺激和眼睛自身组织结构正常发育的基础上,视力和双眼视觉功能逐渐发育起来。一般认为3岁之前的视觉发育最为重要,称为关键期,3——10岁为敏感期,因此在这两个时期,人眼视觉的发育尚未成熟,有很大的可塑性,而且年龄越小,可塑性就越大,一旦等到视觉发育成熟后再进行干扰就不可逆了。

因此,家长需谨记,在这两个时期内因避免一切影响到视力和双眼视觉发育的不良因素,同时应抓住这两个关键阶段进行斜视弱视等视觉问题的矫治,这样才有可能得到最佳的效果。

常见疾病与年龄的关系(部分疾病)

0岁~3岁先天性眼病(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白内障、眼球震颤、上睑下垂等)、远视、内斜视、眼外伤、视网膜母细胞瘤、结膜炎、泪囊炎、下睑内翻、倒睫等

利用色彩鲜艳的玩具来观察孩子的双眼能否稳定注视目标,能否追随玩具移动。不要随意遮挡孩子的眼睛,晚上睡觉时不要开灯。注意观察孩子有无眼位偏斜、歪头视物、凑近看电视、经常撞到东西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就诊,千万不要延误了治疗。

3岁~8岁弱视、远视、调节性内斜视、其它类型斜视、近视、结膜炎、眼外伤等

为孩子建立一份完整的《视觉健康档案》,定期带孩子做视力和屈光度、眼轴等检查,如有弱视和斜视要抓紧治疗。

多接受科学的视力保健教育,督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视觉行为习惯,合理安排近距离用眼时间,重视室外活动。定期监测视力,积极采取科学有效地措施,预防近视。

8岁~18岁近视、外斜视、视疲劳、眼外伤等

所有的3-8岁的视保措施在这一阶段应该坚持和加强,这个阶段的视保重点是不可回避的光学矫治问题,要区别学生矫正配镜与成人矫正配镜目的和方法不同。

儿童斜视、弱视是一种严重妨碍儿童视觉发育的常见眼病,患者没有立体视,危害大于近视,不仅影响孩子升学、就业和工作,更不能从事测绘和参军等特殊行业。同时影响儿童心理发育,孤独、自卑、社交退缩、攻击违纪、掩饰逃避。

斜视很多年被误解为“美容手术”,被告知“等孩子大了再治疗”。斜视应该早发现早治疗,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尽早矫正眼位,恢复双眼视,改善心理健康,重建自信,提高生活质量。

近年来许多国家根据大量的临床研究为依据提出了与视力发育相关的弱视诊断及转诊标准。但是在我国许多地区弱视的临床诊治中年龄因素往往被忽略,仅将0.8甚至1.0作为绝对的诊断标准,同时未考虑引起弱视的危险因素(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及形觉剥夺等),对凡是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8者均诊断为弱视并给予治疗,出现了弱视诊断泛化、治疗过度的倾向。

我国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弱视诊断时要参考不同年龄儿童正常视力下限:3岁儿童正常视力参考值下限为0.5,4~5岁为0.6,6~7岁为0.7,7岁以上为0.8。两眼最佳矫正视力相差两行或更多,较差的一眼为弱视。如果幼儿视力不低于同龄儿童正常视力下限,双眼视力相差不足两行,又未发现引起弱视的危险因素,则不宜草率诊断为弱视,可以列为观察对象。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并呈低龄化的发展趋势。据山东省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中心流行病学调查显示,9岁学生近视率达到30.7%,16岁学生近视率高达83.8%。

近视的发病率如此之高,除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用眼习惯是主要致病因素。首先,现在的孩子近距离视物的时间比过去要多得多,如长时间看书、写作业、看电视和电脑以及玩手机、游戏等。其次,饮食不当、偏食造成微量元素或维生素缺乏,会诱使近视发生或使原有的近视程度加深。再次,用眼习惯不良,如不注重读写光线、躺着读书、走路乘车读书等,这些对视力的影响都很大。最后,户外活动的减少也是引起近视重要原因。

近视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外,一般发生在生长发育期,因此从小预防近视就显得格外重要。儿童正常屈光发育变化规律是:2岁的孩子远视度数在度左右,8岁在-度,12岁时下降到75—度,以后呈正视化。如果您的孩子远视度数小于上述范围或没有远视,即使现在视力正常,将来有可能发生近视,应尽早采取预防措施。家长应从2医院散瞳验光,以后每半年一次,认真记录结果,建立孩子的视觉健康档案,追踪孩子屈光发育情况,预防近视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比较好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kgb.com/jbal/84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