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型冠状病毒-nCoV
病原学:
新型冠状病毒-nCoV
有效灭活病毒方法:
56℃30分钟;
乙醚,75%的乙醇,
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氯仿等脂溶剂
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主要是新冠感染的肺炎患者。
传播途径:在医疗机构及社区人传人传播,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接触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慢性疾病者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巳有报导发病。
临床特点:
估计潜伏期为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潜伏期和重症表现出现与发病第7天紧密相关。
发热,乏力,干咳,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具肺炎影像学特征。
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
(1)流行病学史(符合其中任何一项)
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地区旅游史或居住史;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来自武汉的发热或伴呼吸道症状者;有聚集性发病或与新型冠状病者有流行病学关联。
(2)临床表现(符合其中任何两项)
1)发热
2)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2.确诊病例(同时符合以下2点)
疑似病例,具备以下病原学证据之一者:
痰液、咽拭子、下呼吸道分泌物等标本,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或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kgb.com/jbal/29829.html